Skip to content

笔者的话

一直以来都很想要写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要从何说起,笔者来到西安交大已经两年时间,距离保研还有一年时间,对于大多数的读者来说,这篇内容作为整个教程的第一段,或许确实是前言,那就对于本人来说,可能已经算是一个将尽的句号。

前言里面可能大多数是啰嗦的废话,假如读者不愿去看,可以跳过,而那些愿意留下来的朋友,请让我讲述一下为什么写作这篇内容的理由。

回忆起当初,笔者也和各位一样,对于来到新的学校新的环境十分兴奋,在新生群里面沉迷水群,并且加入了娱乐向的社团。不可否认的,那一段的时间确实十分快乐,还有同时还伴随着对于前途对于学业对未来的焦虑。西交很好,但是或许还不够好,我们都看着远方,期盼着远方。

笔者在大学经历过许多事情,竞选过班委,担任过轻音音乐社的干部,参加过RoboMaster机器人队也拿过国奖,水过几个其他的科技类比赛,参加过科研,发表过顶会,考过优秀的成绩,也主持过开源项目获得上百Star,分享过复习整理并被老师放入复习大纲。笔者写作这些内容的时候是大二下的暑假,可以说这也是大学四年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回顾过去,笔者可以骄傲的说,自己的两年时光还算充实,成果还算丰富,也对得起付出的努力。但若是彻底的回忆,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困难,令人印象深刻的依然是每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以及对于信息的整理。

我在大一结束的时候,有不少的新生前来向我请教,包括学习社团生活科研竞赛的种种经验,我当时便放出过这个论断,大学最大的差距不是天赋,不是努力,而是信息差。

不同于高中生成长路线的单一,及拜诸多辅导机构所赐,网络上或现实中均充斥着大量的有用信息,大学的信息依然繁杂,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

如何在令人目不暇接的丰富大学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这是一个问题。太多的科目需要时间投入,太多的技能需要时间锻炼,太多的比赛需要时间打磨,太多的科研需要时间精进,而在这些时间之外,或许还需要休闲与娱乐,我们的时间又太少了。

笔者无意定义怎样的履历才是成功的大学生活,但即使是最极端的摆烂主义者,也很难不承认成绩以及科研竞赛成果,是决定未来就业或是升学的重要且几乎唯一的衡量标准。信息差使得我们并不能很好地分辨性价比,无数的同学将时间投在竞赛中,但最后的成果是被他人随意的标记为水赛;无数的同学将自己的时间投入在科研实习中,但负责的工作却是重复的数据清洗,换来不知名期刊靠后的挂名。

一旦想到有无数的同学被埋没在本不属于他们的名利场中,我便发自内心的感到担忧:每位西交学子都是自三年苦读才来到了这里,而努力不应被辜负。

上海交大生存指南是上交学子推出的适用于上交新生的指导向内容,其中的大量内容极具启发性,笔者也是在进行了充分阅读之后,萌生了写作本教程的想法。一本开源的面向全体新生的教程指南,旨在降低不同学生之间的信息差,指导大家应该如何更好的在大学中学习生活并提升自我,这便是本教程写作的初衷。

不可否认的是,本教程中出现存在大量显而易见的明显性缺陷,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对科研竞赛的纯粹功利主义评价,对于对待培养方案内课程的不标准处理,以及大量仅根据他人评价给出的一家之言的论断。但是幸运的是,得益于开源社区的存在,本教程内一切内容均受到每一名读者的监督与建议,一切的客观内容均会在后续的改进中得到更全面的完善,并且在纯粹的功利主义之外,加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其实不应放入前言,但仍有必要提及的是,本教程中对于部分内容(e.g., 竞赛/大创)的性价比评价可能是伤人的,而大量的在读同学将自己宝贵的心血投入其中,但或许因为笔者的一家之言,导致将来的新生血液骤减,或者对自身努力成果的评价被降低,这是很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恰当的方式是对本项目提出Pull Request,纠正这种偏见,并且指引新生加入,这是本项目所鼓励的,但在此之外,笔者可以多半确认的是,对于教程中提及内容的价值评估,与外界基本相同。

愿努力不被辜负,你我共勉。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