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识破竞赛真面目

竞赛,也就是学科竞赛,是大学之中广泛存在的比赛性质的活动。

西交学子来自全国各地,不乏部分的偏远地区的读者从未接触过竞赛,而同时,又有大多数的读者仅对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有所耳闻,因而对于竞赛望而生畏。但事实上,抛下大学前对于竞赛的敬畏之心,读者稍加实践便也不难发现,大多数大学时期的竞赛上手门槛低,获奖难度也不高,而竞争对手也多半是和自己同一水平的初学者,与高中时期的竞赛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竞赛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平台。

在众多竞赛之中,少数的竞赛如数学竞赛,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个人竞赛形式,而如 XCPC 的信息竞赛,则以多人组队的方式进行答题,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的大学中的竞赛均是组队完成的,而完成竞赛的形式也多半以项目的形式结算,这对于读者来说或许是一种全新的形式。

在一种理想情况下的设计中,一方面,项目形式的竞赛使得竞赛不再完全强调个人能力,而是更加看重团队之间的配合。而另一方面,对于团队配合的要求并不意味着允许个人的摸鱼行为,在团队的监督下,理想情况下,每一个人的能力都可以被充分调动,并在学习与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提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项目形式的竞赛给予了时间意义上的充裕性,许多同学在竞赛中并不具有紧迫感,往往一个招募组成的队伍中,均可能存在大量成员进入即失联,或者没有催促便不会主动推进进度。同时,临时招募组建的队伍(通过群聊等途径招募队员是组成竞赛队伍的最常见方法)往往缺乏对于队员能力的了解,甚至存在队员对于自身能力的夸大与蓝宇充实的行为。这一切导致在竞赛的过程中,项目形式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竞赛中,不顺利往往是最为常见的情况,尤其在读者作为一个期望竞赛具有好的结果的参与者的情况下。努力往往并不会带来回报,而失败往往也并不具有任何意义,一味的努力可能只会带来组员的进一步躺平,而后在一个人拼尽全力之后获得并不理想的结果。

诚然作为正规的价值导向,我们有必要鼓励读者遵循竞赛创办的初衷,即通过自己的能力与团队的配合,构建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的项目,但是出于功利主义的视角来看,我们仍需要很遗憾的指出,这种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式的参赛方法,远非参与竞赛的最优策略。

众所周知,竞赛以项目作为最终成果的提交内容,而绝大多数的竞赛,或者说绝大多数人参与的竞赛,例如腾飞杯/挑战杯/互联网加/其他创新创业类竞赛,在创办比赛的周期性中,并不会为每一届的比赛设立独特的主题,这使得项目的复用成为可能。在上一届已经具备一定功能实现和落地指标的项目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创作,无异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而取得更好的结果的概率更高是显而易见的。

甚至我们需要遗憾的表明的是,在腾飞杯一类项目中,广泛存在着大量祖传项目,这些项目指挥在往届的形式上进行少量的创新,甚至仅仅修改提交材料,但是确实可以轻易取得比辛勤忙碌一个赛季的初创项目更好的结果。

于是不难得出这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对于每一位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参与者来说,效益最大化的选择是,展现自己的文书功底,并加入已经具有完整作品并多次参赛的项目中,这种选择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益比。

然而在这里仍然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内容仅适用于创新创业类的竞赛。事实上,在大学的诸多竞赛中,仍然存在着没有捷径的,需要通过参赛者的努力与汗水换来奖项的优质竞赛,相关内容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论述。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