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规避教材有罪论

教材有罪论是一种在学生之间十分常见的论调,在不少的博客或者指南中也均有提及,但是这些公开内容中的指出问题往往在信息处理能力不强的读者眼中会变为另一种含义。

教材有罪论主要指由于历史遗留因素以及学术风气等原因,国内的大量教材均存在质量不佳/存在大量事实性错误/教学顺序编排不合理/传授过时方法与理念等问题,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门槛并且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故一系列的学生指责教材的不合理是导致自己学习不好的根本因素,甚至将之作为学习成绩不佳的接口。

事实上,我国的大量的教材确实存在编写的结构不够合理,有历史遗留问题等问题,但是事实上,远远达不到难以理解的程度。一本好的教材确实可以让读者的学习事半功倍,但是同样破除信息壁垒获得这本教材也同样需要付出用来信息检索的时间成本。而在另一方面,即使教材本身存在部分的问题,但是这依然不妨碍读者通过这本教材彻底理解这门学科,并且在考试中取得优胜的成绩。

大量的公开内容指出教材的问题,目的是希望有关部门以及读者可以关注到这些部分的内容设置的不合理性,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给出提示“学习这部分内容若难以理解,可以换一本别的教材试试”,但是其重点依然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来寻找更好的教材,而非停下脚步一味指责。假如说真的因为某种原因并未取得好成绩,有时候也应该睁开眼回头看看,是否是因为自己在平时将时间花在了别的事情上。

在任何时刻,抱怨环境总是不应该发生的。虽然说这本身更类似于一句鸡汤,但是在适当的时候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当遇到苦难的时候,长时间的驻留并且抱怨是不应该发生的行为,事实上正确的做法是自己找到合适的教材,或者通过充分的学习理解相应的知识点。作为对环境的一些改变,你可以分享自己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帮助他人打破信息壁垒(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之一)。

当然,本文同样需要强调的是,规避教材有罪论的主旨并不在于为教材编写的不健全辩护,而是指出教材的不健全与学习成绩不佳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联。同时,事实上,在大量的学习过程中,假如说读者想要对于某一领域的专业内容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一般来说选择较为经典的国外教材是更加合理的选择。这类教材的寻找可以根据国内翻译版本的出版而进行快速锁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的翻译版本中往往存在不可忽视的翻译错误(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已经见过不下五本书的超过十处错误),因此使用原教材更加合理。

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