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什么而科研
科研,乍一听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称,其令人敬畏的程度,甚至远在竞赛之上,而在诸多新闻之中,又常常听说某某本科生年纪轻轻便发表顶顶会的事迹,读者在此时,往往感受到他人与自己的差距之大,以及来自同龄人的压力。
然而事实上,本篇将将介绍科研的两面性,一方面我们以平常心看待科研,认识科研的本质以及上手难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敬畏科研,大学作为研究学术的至高学府,而我们每一个人均作为一名大学生,以及一名或许在将来的科研工作者,我们需要认识到科研并非可以注水生产之物,而是一项值得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
什么是科研
简单了解科研,一般来说,科研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而就其分类而言,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有两类科研:一类进行理论与本质的探索,诸如数学专业的相应课题,其突破本质上正在突破人类的理论边界,也具有较高的上手难度;另一类则进行课题的解决,在我们的物质世界中,存在着若干悬而未决的难题,其中不乏对某些任务的解决,或者对某些算法的改进,某些应用的落地,这些在概念上也是科研的一种,其虽然也极难上手,但相较于前者仍降低了很多门槛。
如何参与科研
对于本科生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的各个信息平台中,存在若干某某计划的科研实习项目(我们对进入课题组参与科研称之为科研实习,有必要指出,这强烈有别于企业实习),又或者这些计划本身便在如强基或实验班的培养方案之内。这些计划或许包含漫长的考核以及较高难度,或者仅有实验班的同学可以参加,这未免让绝大多数读者望而却步,深感这并非自己可以踏足的领域。
然而事实上参与科研并非如此困难,也无需漫长的申请与考核。众所周知,在西交之中存在着大量的学院,学院之中有大量的实验室,而实验室中又有大量的课题组。科研,对于本科生而言,究其本质,便是进入课题组并参与课题,而这一流程中,参与某某计划或经过某某选拔,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仅仅是简单地联系老师,并得到老师的许可,便可以在老师所在的实验室中参与组会与课题,也便是参与了科研。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课题组并非竞赛团队,对本科生具有名额的限制(然而需要提及的是,西交热门的课题组中或许仍存在竞争,这是因为诸多学生想要在研究生或博士生期间,同样在该老师的实验室中就读),而增加一名实验室的成员,对于老师而言,在大多数时候只有增加劳动力的好处,而消耗的精力则极少。
每个专业参与对应科研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同,学习路线不同,需要的积累量也不同,因而参与科研的时间亦不相同。但是在应当参与科研的时间点上,进入课题组的流程却是类似的。
首先,读者需要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假如读者对本专业中的常见研究方向尚且不了解,只能说明读者还未到参与科研的时机,而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其次,读者可以在学院或者实验室的官网上寻找导师,一般来说这些网站中均会提供老师的个人主页,其中详细的列举与介绍了老师的研究方向以及近期的科研产出。
其中需要重视的是,读者或许需要具备检索谷歌学术等学术平台的能力,在这些平台上对老师进行检索,可以很好地定量分析老师所在课题组的产出与规模。
最后,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个人能力,这其中包括学科排名成绩,或者之前参与过的竞赛获奖与个人知识积累,这些内容将向老师证明你的竞争力,也会是老师同意你加入课题组的重要理由。
具备上述条件之后,读者可以在心仪导师的个人主页中找到其邮箱(通过邮箱发送邮件联系导师是一种正式的方式,也是本教程唯一推荐的联系他人的方式,相应的,直接添加如微信等软件的私人联系方式,在未经老师主动邀请的情况下是不礼貌的,也不被推荐),通过将自己的竞争力体现在邮件中,读者可以向老师发送科研实习的申请,并等待老师的回复。
科研的价值
尽管本教程之中,对于科研的价值予以高度肯定,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科研从功利主义的角度上,往往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即就业导向。
任职于大多数的公司与企业,或许对工程能力,项目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均有要求,但是很少要求个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对于就业导向的读者来说,提升自身的排名,获得保研资格,并在本校或者外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并应聘岗位,这才是核心需求,而在这其中,参与科研并有所产出,占据了极小的比例,且科研产出在工业界难以被认可。
同时科研强烈有别于课业与竞赛的另一大重要特征,便是其更加不具有明显的反馈途径,不同于课业以学期为单位的考试,以及竞赛以赛季为周期的竞争,科研的反馈仅出现在成果诞生的一刻,而在此之前的漫漫长夜会持续多久?没有人清楚。
尽管我们承认科研产出与个人能力具有强相关性,然而在科研工作中,运气仍是产出的一大必要条件,无数人具有完备的实验方案,然而却在实践的过程中消磨才华,读者若是想要参与科研,便需要具备相应的决心与觉悟。
笔者认为科研的参与者,应当为日后有志于成为科研工作者的读者,或者在课业与竞赛之外仍学有余力的人。尽管科研在升学与就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重,但是在一个不太出色的产出面前,明显是出色的课业/竞赛/项目成果更具竞争力,而且它们更容易取得。
更加高远的追求
本教程旨在以功利主义的方式分析一切,然而在本部分中仍希望强调,科研工作者需要跳脱出功利主义的视角,而具有更加高远的追求,否则由对成果的贪婪带来的动力,将很轻易的在时间的流逝下被消磨殆尽。
读者需要意识到,科研是一件崇高且神圣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尽管寄希望于西交的某名学子取得改变世界的突破可能并不现实,然而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对领域的大厦添砖加瓦,才为下一次的技术变革带来突破的可能。